全球制造經歷了從歐洲到亞洲,從日韓到臺灣,從臺灣到內地的幾次大轉移,作為制造產業的一個小分支,工業機器人(模組)產業同樣經歷了幾次大轉移,那誰將成為下一個工業機器人(模組)制造重鎮呢?
據統計,臺灣工業機器人(模組)產值從1994年的200億元,倍增到2011年的400億元,投入廠商已超過300家。臺灣正迅速朝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模組)設計與生產重鎮的目標邁進。
臺灣工研院IEK研究員黃仲宏表示,臺灣政府推動智能型機器人產業推動計劃,目前已輔導167家廠商執行185家產品或零組件開發,帶動投資超過250億元,2010年產值450億元、2011年產值505億元、2012年產值540億元、2013年產值可達526億元。黃仲宏預計,2015年臺灣每年四軸以上的工業機器人裝置數量約3,300至3,800臺。
黃仲宏表示,臺達、上銀、鴻海、PMI銀泰等廠商,先后加入工業機器人(模組)或自動化零件開發。目前較知名的機器人自有品牌,有上銀的機械手臂關鍵零組件滾珠螺桿與直角座標工業機器人(模組)、華寶的教育娛樂互動機器人。
(來源:全球五金網)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