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于機器人技術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各國科技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誰能擁有一流的科技人才誰就能站領高地。要怎樣培養人才,是很多學校研究的課題。在我國臺灣地區,都成立了機器人研究中心,除了研究開發機器人技術,還擔任著培養機器人專才的任務。
臺科大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林其禹:這是一個接待機器人,他未來上面會有一個頭,然后會有兩只手,VBS記者邱蘭婷:服務型機器人的應用越來越廣,未來到餐廳接待你的,可能會是它。機器人滿街跑的情景,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甚至還會唱歌給你聽。從基本服務到視聽娛樂,這些都是由臺灣科技大學、智慧型機器人研究中心所研發出來的,著重學生教育在機器人制造,和機器人技術兩方面。 林其禹:「機器人實驗室里面,有很多優秀的國際學生來參加,目前我們有8位外籍的學生,因為很多外國人,我們就很多時候要用英語來開會交談,那讓我們臺灣的學生進步也很快?!?/span>
透過國際交流,學生們交換研發機器人經驗。林其禹:「這是一個我們臺灣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因為臺灣臺商,我們在大陸很多的產業,其實用到很多很多人力,我們是制造大國,所以我們更有價值,發展前瞻的智慧自動化的技術,來提升我們的競爭價值?!?/span>要培養機器人人才,不能只靠嘴上說說,教育的養成,必須從小開始。臺科大博士后研究員鄭立杰:「我個人是從小就開始對這個東西有興趣,然后就成長過程,也有多多少少接觸一些,類似這種的玩具,或者是一些相關的機器?!?/span>
樂高機器人在桌上自由行動,不用遙控器,靠的是「程式」輸入。樂高機器人推廣中心洪暉勝:「在紅區上停下來,要所有的程式統統都結束掉。」學生:「看參數多出來多少?!褂浾撸骸杆詣倓偛豁槅幔俊箤W生:「對,不順。」記者:「為什么?」學生:「下太多參數。」記者:「那你現在怎么做?」學生:「改少?!?/span>沒聽錯,小五學生學得就是「寫程式」,樂高機器人教室,從入門簡單軟體,讓小朋友用圖形慢慢了解復雜理論。學生:「寫程式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困難,然后要量一些參數,在學校校門口,就看到老師在發傳單,然后就覺得很酷,所以就想來上課。」
從和伙伴合作組裝模型,到自己寫程式,之后實際上臺測試,經過不斷修正,才能讓機器人完成指令,百分百零失誤,沿著指定路線走動。洪暉勝:「準備這樣的課程,就是為了下一代機器人的人才做準備,他們從小大概就有3、4年的學習背景,到了比較大學的部分,他們學習的,是比較高深的程式語法,樂高透過比較簡易圖形的方式,讓孩子很快速的親和這樣子的介面,慢慢地學,學到最后,他們就是可以進入真正大學機器人的教育。」基礎的組裝訓練,就要2年時間,等到小學生們進入中高年級,再讓他們慢慢接觸復雜的程式設計。洪暉勝:「讓它走回來,像變形金剛一樣?!?/span>從「玩中學習」,培育臺灣機器產業所需要的人才,產學合一,讓小朋友們找到學習動力,基礎就能從小扎根。
時代偉人鄧小平曾經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機器人時代,機器人專家也同樣要從娃娃培養開始。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