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得科技(CPC)主要從事線性導軌的生產,以自有品牌cpc營銷全球。直得在微型線性導軌領域具技術領先,目前與日本的THK、IKO并稱為全球前三大微型線性導軌制造商。直得主要產品包含微型線性導軌、大型線性導軌、線性馬達等,應用領域包含電子、工具機、半導體、生醫、面板、航天等產業;銷售區域以亞洲為主,歐洲與美國合計占約30%。目前直得有三座生產基地,包含臺南仁德廠、南科廠,以及目前興建中的樹谷廠二期。直得的主要產品微型線性導軌具制作難度高、精度高等特性,其毛利率46-55%遠高于標準型線性導軌的30-39%,這使的直得的毛利率高于其他臺系傳動組件廠。
雖面臨新冠疫情、傳動組件市場2020年Q1低迷的干擾,直得2020年獲利仍保持雙位數成長
直得2020年營收不畏疫情干擾,仍逆勢成長至13.8億元,雖2020Q1因疫情嚴峻,使直得單季營收不到3億元,不過在半導體、5G、醫療、工具機等產業的需求復蘇下,2020Q2后營收迅速站回3.5億元。其中部分客戶下單量倍增,如新加玻半導體客戶2019年幾乎沒有訂單,2020年10月后開始下單并貢獻營收9,580萬元,較2019年成長2.8倍;營業利益達2.8億元,其中盡管產品組合優化,高毛利率的微型線性導軌出貨占比提升12個百分點,但仍不敵線性導軌平均售價因供過于求而出現雪崩式下滑,使毛利率較2019年下跌3.8個百分點至41.0%。不過在營業費用控制得宜下,營業利益仍逆勢成長;稅后凈利2.0億元,盡管直得擁有大量美元資產,但在避險得宜下,直得2020年的匯兌損失僅1,216萬元;EPS 2.51元。
2021年Q1盡管面臨缺工問題,產業強勁需求仍推升直得營收
直得2021Q1營收達4.2億元,營收成長動能強勁主要來自半導體、5G產業需求,加上2021Q1調漲產品價格5%,漲價效益于2021Q1季底逐漸浮現。雖目前直得因訂單暴增而面臨后段組裝人力不足的情況,產能利用率僅60-70%,若未來能補足人力,產能利用率有機會拉升至80-90%,進一步擴大營收規模;預估營業利益9,673萬元,預估毛利率在營收規模提升后,可較2020Q4成長3.2個百分點至42.2%,然因2020Q4營業費用僅15.7%,遠低于過去3年的18-25%的水平,因此盡管毛利率提升,預估營業利益率仍較2020Q4微幅下滑0.2個百分點至23.1%;預估稅后凈利5,801萬元,稅后凈利中預估包含約300萬元的匯兌損失;預估EPS達0.85元,有望創2018年后的新高。
展望Q2,預估直得營收有望達4.7億元,Q2缺工的問題可能出現緩解,將使產能利用率能進一步提升。加上半導體、5G的需求預期將維持強勁,工具機、產業機械將谷底反彈,有望支撐著線性導軌的需求。此外,Q1的產品漲價,將陸續向客戶協商,漲價效益預計在Q2更為明顯;預估營業利益 1.2億元,其中毛利率預估將較2021Q1增長3個百分點至45.2%,毛利率重返45%不僅受惠產能利用率提升,產品漲價所產生的效益也有一定的貢獻;預估稅后凈利9,105萬元;預估EPS達1.12元,自2018年以來再度突破1元大關。
后市,直得于樹谷二期新廠預計在2021Q3完工、2021Q4試產,目前尚未決定要擴多少產能,擴充的規模將視景氣、接單狀況而定。不過以市場最樂觀的預測推估,在擴產規模最大化且全產全銷下,產能有機會倍增。在工具機景氣迎來上升段有機會延續至2022年的情況下,樹谷二期廠的擴廠對未來營收、獲利的貢獻,將極具想象空間。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