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有一個通病,就是招工難,或者就是留不住人。就拿我們現在處的IKO直線導軌行業來說,在對珠三角70多家企業做的員工流失率調查顯示,發現在試用期內員工流失比例最高,高達47.5%。許多獵頭公司表示,面試、試工是雙向的選擇,企業能不能留住員工,員工有沒有歸屬感,還需企業本身的調理。
一、你明確員工的職責了嗎?
每家企業都會有不同的經營情況,進入一家新公司,新人往往面臨很大的壓力。新環境、新崗位、新同事都會讓新人有外人的感覺。而這種職業磨合期是不可避免的。這時明確告知員工他在組織里究竟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企業給了他們什么樣的權力和責任,目標是什么能讓他們短時間內養成主人心態。有利于他們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節奏,投入崗位中。
在這70多家IKO直線導軌企業中,大多數在招聘人才方面的工作是不到位的。有部分企業由于各種原因,無法讓新人得到滿意的回答。他們的耳朵里所聽到的只是老板們鼓舞人心的遠景描繪。這些語言在初期交流是十分有用,可是一旦進入實質性回報交流時就卡殼了。
第二、你制定的薪酬回報合理嗎?
我給你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取決于企業你給怎樣的回報,這是職場人士的普遍的思想。
經過多次跳槽后的經驗累積往往告訴他們,進入中小企業后各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如果過于把希望寄托在未來對自己會十分不利。因此,他們越來越多地傾向保障自己的短期利益。因此,在薪酬上的要求是不能將就的。
不合理的薪酬回報,不但不利于員工穩定,還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根據我們在這70多家IKO直線導軌企業得到的數據,大多數員工對他們的待遇都不滿意,不想有更大的積極付出。
三、你善用人才了嗎?
如果在識別人才時本身缺乏系統深入地分析,在用人上必然不到位。常常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容易對高薪聘請的職場人士期望值過高,希望是個全才,難以容忍職場人士在知識技能或為人處世各方面存在的缺陷。
2、不能根據人才的職業能力準確地安排他們的角色。每個職業經理人都有比較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特定的錨區,如有些人屬于管理錨,有些屬于獨立錨,有些是技術錨,對不同錨區的職業機關能力安排的職位應是不同的。如果是因為其IKO直線導軌銷售業績增長得最快而就升任其為經理未必是正確的安排。
3、組織管理不到位。沒有明確的戰略及戰略相匹配的組織設計,經驗主義行為方式,想到哪就做到哪,導致新人無法實現他的才能,融入這個團隊,展現自我。甚至當結果不如意時還要共同承擔這個責任。這是個很嚴重的組織結構問題,在這樣一個結構中,再能干的人才也發揮不了作用。
這70多家IKO直線導軌企業的員工流失情況告誡我們做企業管理的人,很多時候員工流失不是因為他不好,而是公司不能給他展現的舞臺,公司不能把責任跟回報做到一個相對平衡,這些都是很嚴重的問題,畢竟員工是支撐公司運營的骨架。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