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卓永財:貿易戰對有能力的廠商是短空長多
點擊:971 日期:2018-10-16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中美貿易大戰持續升級,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第一波貿易對抗導致大陸企業觀望,第二波擴大至2千億規模造成大陸訂單銳減,相關效應陸續顯現,臺灣工具機業者明年1至4月最危險。他預期,貿易對抗短期難平息,但不論陸企轉型升級或美國再制造,都需要智慧制造及機器人,對有能力滿足此需求的廠商將是短空長多。
卓永財指出,機械是資本財,大陸直接銷往美國的商品金額不多,但運用機械制造東西范圍卻很廣。川普政府首波對中國進口貨物課征25%關稅,導致大陸企業觀望,臺灣及日本工具機新接訂單都放緩,不過,日本中高階工具機原本供應就吃緊,新接單放緩可消化在手訂單,沖擊并不大;至于臺灣業者,估計年底前出貨還不成問題,但明年上半年會很辛苦。
卓永財指出,大陸對美國貿易逆差年平均3千億美元,最高曾達5千億美元,美國對大陸第2波2千億美元產品課征10%關稅,大陸訂單估計下滑4~8成,臺灣業者明年1~4月是最危險時刻。
不過他也指出,大陸早就喊出中國制造2025,不會這樣就被打垮,反而會更自立自強,大陸企業轉型需要智慧制造,但這需要時間,這可從9月份上海工業博覽會時,智慧自動化及智慧機器人兩館人山人海的盛況看出端倪。
卓永財表示,大陸企業升級對五軸工具機需求與日俱增,但代工及組裝廠未來可能會外移到東南亞,對中低階工具機需求目前呈現觀望,未來可能會隨產業外移。
卓永財指出,上銀打開豐田集團業務耗時20年,終于敲門成功,成為第二供應商;另外旗下豐田通商也努力4年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直到去年豐田設備故障缺料,才開始向上銀下單採購滾珠絲桿、
直線導軌及單軸機器人等。而在龍頭豐田示范效應下,進一步帶動日產、本田及鈴木汽車設備商都向上銀採購。此外,日本地鐵安全門採用上銀生產的高防塵直線導軌,連飛機頭等艙門也是用上銀生產的導軌。
卓永財指出,中美貿易戰從量變到質變,臺灣要在夾縫中生存,若能抓到質變會有很多機會,對有能力的廠商是短空長多。上銀早在貿易戰開打前就不斷轉型,受影響程度相對較少,對未來發展保持審慎樂觀。
至于匯率問題,卓永財指出,上銀專心創造企業價值,從不從事外匯操作;匯率是動態的,與國家競爭力有關,但若人民幣及韓元兌美元匯率都貶值,新臺幣沒有理由還繼續升值,否則,廠商不會有喘息和調整空間。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