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科技要做工業4.0領頭羊 產業規格的制定者
點擊:1458 日期:2019-11-04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上銀科技深耕技術,勇于創新,證明MIT精密工業也能領先德日,成為產業規格制定者。
走進位于臺中的上銀科技全球營運總部,入口的玻璃穹頂磅薄大氣,高聳的旗桿上,臺灣、美國、以色列、德國、日本等國家旗幟飄揚,展現出上銀科技立足臺灣,營銷世界的如虹氣勢。
自1989年成立以來,上銀科技就志向高遠,不滿足于只是代工,而是要讓自有品牌「HIWIN」被世界認可。目前上銀科技已經是全球前三大精密滾珠絲桿及線性傳動組件廠,研發中心遍布臺灣、日本、德國、俄國與以色列,現在更要成為工業4.0領頭羊,帶領臺灣產業走向世界舞臺。
從邊陲到中心 上銀憑創新研發突圍
上銀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直線導軌、滾珠絲桿、工業機器人與醫療機器人,目前滾珠絲桿規模已居全球龍頭;線性導軌則為全球第二大廠。
放眼國際,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工具機設備上都使用「HIWIN」的品牌;不論是制造iPhone的機臺、手術枱上的微創手術機器人手臂、捷運的車門定位到Google太陽能電廠的追日系統;上銀科技目前也是晶圓生產設備精密定位平臺的世界最大供貨商,若是少了他們的關鍵零組件或系統件,就無法精準發揮傳動控制與移動定位。
去年在全球市場嚴重缺貨的關鍵時刻,上銀一躍成為知名汽車業、半導體大廠及各關鍵產業的重要合作伙伴,繳出亮眼成績,合并營收創新高達293.3億元,年成長38.6%,優于國內整體制造業產值的6.5%。
在上銀科技嶄露頭角之前,精密傳動組件可說是日本大廠的天下,而立足臺灣的上銀如何突圍強大的對手,在30年內一躍成為全球傳動組件的龍頭品牌?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今年已77歲,但面色紅潤、聲音宏量,一開口就充滿霸氣的自信,「上銀一直深耕基礎技術,所以我們做出來的產品絕對不輸別人!」卓董事長說。
以上銀的核心利基產品滾珠絲桿為例,背后的原理是鋼珠介于螺帽與絲桿之間的做運動,將傳統絲桿之滑動接觸轉換成滾動接觸,然后再將螺帽內的鋼珠回轉運動轉為直接運動,具有定位精度高、高壽命及可做高速正逆向的傳動及變換傳動等特性,滾珠絲桿已成為精密機械產業定位及測量系統最重要的零組件之一。
滾珠絲桿的難度高、客制化條件又復雜,最關鍵技術及設備,幾乎都被德國、日本大廠所壟斷,一開始上銀所生產的滾珠絲桿根本不被同業放在眼中。
卓永財很清楚,想要從邊陲突圍到世界中心,就要積極投入研發創新,大手筆提撥4%?6%年營收投入研發,生產線性馬達的子公司大銀科技,每年更是投入10%?20%的研發經費。
董事長卓永財自己則以身作則,以工廠為家,每天工作18個小時,腦中無時無刻都在思考怎樣才能讓絲桿的轉速更快,可以一分鐘轉上六千次?如何讓絲桿里的小鋼珠做到零磨擦及做無限循環轉動?定位落差能不能小于一根頭發的兩百分之一?
除了在技術的研發上下足苦工,卓永財的眼光放得更遠,他說:「臺灣資源有限,一定要整合全球資源?!鼓睦镉屑夹g與資源,卓永財的腳步就到哪,他在創業第四年就大膽買下德國倒閉的滾珠絲桿廠Holzer,卓董事長說:「我看中的是它們位于德國,擁有優勢地理位置,以及某項特殊技術?!?/span>
當時,卓永財帶著干部飛到德國,卻被破產管理人拒之門外,表示:「臺灣人怎么可能來買技術,你們就只會Copy或是偷!」此話一出,被羞辱與輕視的不只是上銀科技,更是當時臺灣的國際形象。
雖然過程稍有卡關,但最終上銀科技仍順利并購Holzer公司,為滾珠絲桿制造技術奠定堅實的后援基礎。上銀所生產的滾珠絲桿質量不輸德、日,成本卻更低,很快就搶下工具機產業的大量訂單,也一舉打響「HIWIN」在國際上的知名度?,F在,除了德國之外,俄羅斯、日本、以色列都有上銀的研發中心,將核心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手中,也造就上銀堅強的研發創新能力。
深耕關鍵技術 布局工業4.0
當AI大數據、工業4.0、智能制造成為世界產業潮流,卓永財卻早在十年前就已開始布局,投入相關技術研發。為什么上銀科技能夠提早預知產業下一波的趨勢,其中的關鍵便在于卓永財的「勤奮」。
30年多年來,卓永財只有某年因眼睛治療不宜飛行外,年年都親自參加德國漢諾威工業展及歐美日國際工具機展,不只是為了在展會攤位與客戶進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親臨現場,第一線了解全球市場狀態及產業脈動,搶先掌握市場先機。
「2009年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漢諾威工業展宣布德國要邁向工業4.0的政策時,我就在現場?!棺坑镭斝χf。正因為他的「認真」,上銀科技才能領先同業,用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在2018年推出世界第一款具備工業4.0及智能制造鏈接功能的「智能滾珠絲桿」,讓生產線效能大幅提升。
講起這款得意之作,卓永財臉上的笑意就藏不住地說:「我們不只是賣零件,而是提供客戶total solution!」原來,智慧滾珠絲桿的誕生,來自于上銀科技傾聽客戶聲音的能力,「客戶之前常說不知道滾珠絲桿的壽命與狀態,不知道什么時候要更換,什么時候要保養,都是憑經驗做事?!棺坑镭斔伎迹羰悄軌騼冉▊鞲衅鳎痪涂梢杂脤崟r監測絲桿的狀態,讓生產線更智慧?
有了想法還不夠,更重要的是付諸實踐的研發過程,上銀科技研發事業群助理總經理屈岳陵說:「最困難的就是要自己研發絲桿內的傳感器以及專用的IC(integrated circuit,縮寫作 IC,就是集成電路,或稱微電路,是將晶體管、二極管、電阻器及電容器等電路組件, 聚集在硅芯片上,形成完整邏輯電路, 以達成各種特殊功能)?!?/span>
當時,上銀科技找上竹科半導體廠商合作IC研發設計,但是工業用IC不同于消費性IC,有通訊協議、電磁干擾、電壓不穩、可靠度要求高等問題,研發難度高,再加上訂單數目小,根本沒有廠商愿意合作,「董事長說別人不肯做,那我們就自己研發。」屈岳陵說。
在卓永財一聲令下,上銀科技研發團隊全員動起來,自此跨入工業IC設計領域。屈岳陵解釋,放置在設備內部的滾珠絲桿會面臨馬達、既有油污、極端的高低溫等環境干擾,所以配搭的專用IC性能必須更加耐用精準,為了這個目標,團隊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研發成功。
好不容易做出智慧滾珠絲桿,上銀卻找不到愿意合作測試的廠商。「老板很有魄力,沒有合作廠商沒關系,我們就在自己的工廠生產線測試?!骨懒暧H自帶著研發團隊到上銀科技的廠房,換上智慧滾珠絲桿,在各種不同環境下,連續測試、調整了一年,在這過程中,屈岳陵必須肩負產品不夠成熟,可能造成產線停擺的風險,「但壓力反而讓團隊更有動力,而且從董事長到其他部門的同事都全力支持我們?!拐巧舷乱恍牡呐?,才讓智慧滾珠絲桿順利問市。
2018年,上銀科技在東京工具機展中,推出這款能偵測滾珠絲桿熱變形、振動量、潤滑狀態,還可以透過大數據算法,預測產品壽命的智能滾珠絲桿,不但迅速吸引全球的眼球,也正式宣告上銀科技不再只是跟著日德大廠的腳步開發,而是能夠跳出現有框架,成為產業規格制定者的實力,當年,上銀科技的展示攤位參觀人潮,也首次超越日本同業。
積木式創新 要當產業規格制定者
面對虎視眈眈的競爭者,卓永財完全不怕追兵,因為上銀科技的創新動能才正要發力。除了智能滾珠絲桿,團隊接下來還會推出智能線性滑軌及各式工業4.0創新產品。
「上銀過去累積的基礎技術,就像是一塊塊的積木,只要重新組合變化、創新矩陣,就一直會有新產品出現?!骨懒瓯硎荆香y科技不只是要將現有產品做到最好,滿足市場需求,更重要的是傾聽客戶聲音,創造出新需求,最終建立服務性平臺,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若是要歸納上銀科技成功的秘訣,最大的關鍵就在于卓永財不追求速成,不害怕失敗的經營哲學?!敢粋€企業想要維持未來二十年的競爭力,一定要投入技術研發,上銀的投入都是以十年為一個周期。」卓永財平淡的語氣背后,是充滿氣魄的格局與視野。對他而言,上銀科技從不畏懼競爭者后來居上,因為卓永財看得比所有人都長遠,「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將技術結合服務,提高人類的生命質量!」卓永財所帶領的上銀科技正蓄勢待發,隨著迎面而來智慧浪潮、再創顛峰。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