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看好醫療機器人未來有20倍成長空間
點擊:983 日期:2020-11-30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上銀科技(HIWIN)除了線性導軌、滾珠絲杠等自動化關鍵零組件建樹外,旗下機器人產品也正式跨足醫療科技,近日宣布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臺灣第一臺自制手術機器人「HIWIN內視鏡扶持機器人」正式誕生,雙方也創造全臺第一個「MIT機器手臂臨床手術教學場域」。
上銀在醫療領域歷經近十年研發布局,上銀表示,醫療應用目前營收占比還不高,但看好未來將有 20 至 30 倍的成長空間。
上銀集團切入智慧醫療與微創醫材的研發,因應不同病癥、部位、用途,發展微創手術、復健醫療、與長期照護三大領域的醫用輔助機器人,先前已推出腹腔微創機器人及下肢復健機器人,并延續腹腔微創手術應用,進一步推出新一代內視鏡扶持機器手臂。
由于醫療產品認證期長,通路也相對封閉,上銀歷經十年研發布局,在醫療領域產品應用才逐步開花結果,下肢復健機器人已導入高雄榮總等多家醫療院所,也已通過歐盟認證,并從復健醫療跨入手術輔助領域。
上銀腹腔機器人除在國內導入外,2018 年起也陸續出貨至泰國、越南、香港等地。卓永財指出,透過手術輔助機器人,可協助醫師延長至少 10 年手術壽命,病人也可獲得有經驗的醫生協助,對醫病雙方都有好處,手術費用也將因此大幅降低。
上銀目前醫療應用營收占比還不高,上銀董事長卓文恒看好,由于醫療營收基期較低,未來可望有 20 至 30 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上銀總裁卓永財指出,上銀投入醫療領域從復健機到微創手術機器人,陸續獲得秀傳、高雄榮總、中山附醫等采用,復健機更銷售到泰國、印度尼西亞、大陸,歐盟認證也獲得通過,將持續銷售國際。目前來自醫療營收占上銀比重不大,整個產業成熟必須要20年,目前上銀已經花費10年把產品推出,希望未來10年逐步擴展到全球。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