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O2O概念紅透半邊天,成為創業圈現象級的事件。但是看上去這么美好的一切在今年年中時,突然出現形勢大反轉,資本寒冬來了。在11月份,一份涉及美業、餐飲、社區、餐飲等數百家O2O企業血淋淋的死亡名單,見于各個媒體的頭條,O2O創業仿佛進入了高寒地帶的禁區。O2O創業是否還有前途?是階段性調整還是行業性衰變?
不同階段的O2O模式演變
在1.0早期的時候,O2O線上線下初步對接,主要是利用線上推廣的便捷性等把相關的用戶集中起來,然后把線上的流量倒到線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主要是單向性、粘性較低等特點。平臺和用戶的互動較少,基本上以交易的完成為終結點。用戶更多是受價格等因素驅動,購買和消費頻率等也相對較低。
發展到2.0階段后,O2O基本上已經具備了目前大家所理解的要素。這個階段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升級為了服務性電商模式:包括商品(服務)、下單、支付等流程,把之前簡單的電商模塊,轉移到更加高頻和生活化場景中來。由于傳統的直線導軌工業行業一直處在一個低效且高服務成本的狀態,在新模式的推動和資本的催化下,出現了O2O的狂歡熱潮。
到了3.0階段,開始了明顯的分化,一個是真正的垂直細分領域的一些公司開始凸現出來。另外一個就是垂直細分領域的平臺化模式發展。由原來的細分領域的解決某個痛點的模式開始橫向擴張,覆蓋到整個行業。
另外O2O還出現了一個新動向,很多創業公司摒棄原來的純輕資產的模式,開始加入硬件、線下店鋪等資產和元素,建造屬于自己的護城河和競爭優勢。
O2O的本質是連接和重構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