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領域的互聯網開始逐步被投資人看好,然而互聯網創業項目卻比較少見(B2B除外),可以預見的是,一大波工業領域的創業者就會趕過來?,F在互聯網創業熱潮高漲,網上有不少指導創業者如何進行創業的講座和觀點分享,只是分享這些創業經驗的人大多是都是消費互聯網行業的,然而這些經驗可能并不適用于制造行業向互聯網轉型的創業者。對于那些沒有很深的技術背景的和資金背景的草根創業者來說,工業領域的創業方向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創業方向選擇;個人背景資源的考慮;產品工具的選擇;客戶需求的考慮。
消費互聯網的資本開始寒冬了,O2O冷下去了,社交冷下去了,互聯網開始親密接觸工業了,大家開始高呼:工業領域的互聯網創業機會來了。
于是乎,關于德國的 “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中國的 “制造2025“開始成為各個論壇和講座的熱點,于是乎,3D打印、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駕駛的展覽和講座無不爆棚。
普通的觀眾作為一個科普知識去聽聽是有用的,但是,去學習和聽講座的人大多數都是一些想在工業領域進行創業的人,這些講座和論壇,真的對于普通的創業者沒有什么用。
工業4.0也好,工業機器人也好,智能制造也罷,這些東西是制造業自身轉型和升級的產物,沒有硅谷、沒有風投、沒有這波 “大眾創業,全民創新” 的浪潮,照樣會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它們的主體是企業,它們的主要特點是企業升級。這些業務在家里、孵化器、寫字樓是是沒法做的,沒有豪華的研發團隊,沒有強大的投入是沒法做的。既然主體企業,那么這些事情只能是企業升級與創新,而不是個人創業。
那么,工業領域的個人或草根團隊創業,重點區域在哪里呢?工業領域的個人創業必須對于硬件設施的依賴較低,初期投入也不高,像消費互聯網那樣,通過移動互聯網來改善工廠的要素連接是適合個人創業者的一個重要方向。工廠里人、機器、業務三者之間的連接是我們工業領域的首選創業機會,通過改善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機器與業務之間的連接,提升資產利用效率,改善業務流程,從而最終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面的很多創新都與設備有關,因此,設備維修和管理人員將會面臨著比其它專業的人更多的創業機會。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