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導軌工業機器人時代正悄然到來
點擊:1647 日期:2014-02-14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現在,年輕勞動力日益短缺,尤其是南方再次發生“民工荒”,因此為
導軌工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城鎮化與高報酬就業機會的地域擴展正在改變就業版圖。因為中國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些投資制造業的外資已流向其他東南亞國家,只有發展機器人戰略才能鞏固和提升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而因機器人的普遍應用而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可以投入單位時間報酬更高、精神折磨也較少的高端制造業或服務業,這也符合新生代農民工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由此推動產業與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在歐盟和美國都存在政府出資的大規模的機器人研發計劃。我國已對智能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業制定“十二五規劃”,但未來在具體的優惠、扶持政策方面應該進一步跟進。國家應當進一步從戰略層面鼓勵機器人科研和產業化應用,增加機器人產量和降低價格,從而減少企業以機器人取代人工的成本,實現向新生產模式的轉型,并形成國際性的機器人企業品牌,彌補與西方的差距。
服務機器人更是一個迫切需要開發的“新邊疆”。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服務機器人市場未來的增速遠超制造機器人,將在物流、醫療、農業等領域廣泛應用。例如,民用無人機產業正在美歐蓬勃興起,未來十年可能發展為一個超百億美元的產業,改變運輸、傳媒等產業的生態。
導軌機器人產業的國際潮流是向人機互動的“超智能”時代發展,這是一場全新的機器革命,歐美正努力以高端智能制造設備來重奪在制造業上的優勢,中國不能在這股浪潮中落于人后。
評論信息